普门品在线网

原始佛教的处观(陈琼璀)

发布时间:2019-10-16 09:54:43作者:普门品在线网

  原始佛教的处观

\

  陈琼璀  缘起  本文为笔者在志莲净苑文化部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之文化研讨会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所以选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在二○○四年的文化研讨会中,曾以‘原始佛教的无我观’为题,撰写了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以杂阿含经内“阴相应”的经文及以相关的瑜伽师地论论释中,阐释原始佛教如何从蕴观中破除萨迦耶见。此外,我们亦可以从“阴相应”的经文及瑜伽论释中看到原始佛教对苦圣谛的观察和说明。而本文则有意从阿含经中与入处相关的经文内探讨原始佛教的处观,及从处观中观察苦集圣谛。
  对于阿含经开始有较认真和深入地阅读乃始九十年代初期,当时佛教法相学会与真言宗女居士林合办“佛教经论导读”一系列课程,于一九九二年开始,逢星期日上午在香港大坑道女居士林礼堂上课,笔者当时承罗公时宪老师之命,担任《杂阿含经》主讲,读本就以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为教科读本,由阴相应读起。由于当时亦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在禅修方面下工夫,所以在读到入处相应的经文时,与当时的禅修配合,发觉可以在修习中对心念有更敏锐的警觉,及对种种内受有更深刻的体会,而理解到古人所以杂阿含经为佛陀与弟子说种种随禅法,为坐禅人习之第一义悉檀,所言不虚。故今希望可以能藉此文,将多年前受到阅读经文启发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与同修分享。而当笔者在为撰写此文作资料搜集的时候,发觉并没有很多近代的参考资料,好像比较少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至于古人方面,就是在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里,也没有对六入处有很深入地加以论释,所以以目前所有的资料中,还是瑜伽论的论释最能阐发这些经文的深义。为此,笔者就觉得更加应该以此为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其他大德及同修的提点与指正,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有关这方面的不同高见和研究心得。  还有要说的是,在撰写此文当中有所得益的就是,透过与入处相关的经文及论释,使笔者可以对原始佛教的处观有较清晰的了解;及从经论之中,发觉除了本文范围之外,其实从六触入处更可以与烦恼杂染及业杂染而引至三世流转的关系,仍可作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一点,觉音论师在《清净道论》里也是有所提及的。另外就是从入处相关的经文中,亦可以发见唯识思想体系中,心与心所之间关系的源头。
  最后要说的就是,阅读著这些经文,令我们就好像处身于当时的园林之中,聆听著佛陀对弟子们的教诲一样亲切,以原始佛教的经典,尤其在整部杂阿含经中,虽然每篇经文都很短小,但全部都非常精炼,字字珠玑,篇篇都闪烁著佛陀与佛弟子们智慧之光,如座右铭,值得我们反覆读诵,一生受用。  (一) 六触入处是爱集苦集圣谛  原始佛教对生命的观察和分析,除了从最基本的五蕴观之外,另外一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就是入处观了。处的梵文与巴利文皆为?yatana,有生长、长养、所依等义,意译为处或入处,指心理活动生起的地方,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根又称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境又称外六处,或合称十二处,眼识以至意识的生起就以此内、外六处为所依,以内六根为门及外六境为所攀缘的对象而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一点,在《杂阿含经》的一篇经文中,佛陀就这样告诸弟子:“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身、触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二三八,大正二,页五七)。而《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即说:“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大正二十九,页五)以内六根为生起六识的有力因,而外六境为生识的所缘缘,故以十二处为认识作用所依处,一切的心理活动都由眼、耳、鼻、舌、身、意根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而展开。  与入处观有最多相关的原始佛教经典,南传巴利文的《相应部》有“六处相应”207篇经文,北传五十卷本的《杂阿含经》由印顺法师整理后的“入处相应”有285篇经文(见《杂阿含经论会编》)。北传的这一部《杂阿含经》是由部派佛教中属于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经典,他的组织编排与南传赤铜鍱部所传诵的《相应部》有点不同,《相应部》五大部分,一开始的是有偈篇,然后是因缘篇、蕴篇,再下来才是六处篇,最后是大篇,即大品。但是北传《杂阿含经》的组织编排,如果以印顺法师依据《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及《瑜伽师地论》的资料,及参考20卷本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相应部》后,经整理及修正的组织编排为: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道品诵第四、八众诵第五、弟子所说诵第六,最后是如来所说诵第七。此中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及道品诵第四,都有《瑜伽师地论》的释文,论文由卷八十五至九十八,依次抉择上述四诵经义。根据经文与释经的论文比对来读的话,可以看出五阴诵主要是对四圣谛中苦圣谛的观察,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无常、苦、空、非我中、著重在破除有身见,即萨迦耶见;而六入处诵第二则主要为对四圣谛中苦集圣谛的观察,由根、境、识及六触入处而引生的受、想、思、爱、取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进而推动了身、口、意等各种行为,是即为业集。杂因诵第三主要为对四圣谛中苦灭圣谛的观察,从缘起中观察前、中、后际生命的顺业杂染随转或趣清净,诸受因灭而般涅槃;道品诵第四不用说自然就是对苦灭道迹圣谛的观察与修习了。经文这种组织的编排是合乎我们现在所见到说一切有部论典主要围绕著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观察与分析说明的特色的。此外在北传的《中阿含经》中亦有“分别六处经”及与此经相若的南传《中部》的sal?yatana vibanga sutta。  在北传《中阿含经》的“分别圣谛经”里,尊者舍利子曾为诸比丘详细解说四圣谛义,其中苦圣谛就具体地列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及略五盛阴苦,跟著经文就再详细地描述生等以至所求不得种种苦,而所有这些众苦,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此身、心故略说为五盛阴苦。所谓五盛阴者即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众生于此五蕴而执取有我、我所故为贪、嗔、痴火所烧燃,故又译作五取蕴,而八苦之中最后的归结就是五阴炽盛苦。集圣谛在经中又称为“爱习苦习圣谛”:“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集。……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集;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苦灭圣谛在经文中又称为“爱灭苦灭圣谛”:“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大正一,页四六八)”经文的“更乐”又译“触”,“觉”又译“受”,触、受、想、思、爱都是由内、外六处和合识生而引起的一连串心理活动,此中透过眼等内六根触对色等外六境而眼、耳、鼻、舌、身、意识生,众生由此而产生对自我及对世界以至宇宙人生一切的认识,并以此身、心和合体执取为自我,起我见及我所见,由此而引生了在此世间的一切活动,故在经中有众多经文说明为何由此内六处触对外六境而苦集,如杂阿含经三○六:“……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大正二,页八八)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明了众生以物质及精神的和合现象,以此产生了的人想,及起我见、我所见。经文中的‘四无色阴’是指精神现象,‘眼色’‘身根是色阴’及‘四大’都是指物质现象,而人、众生、那罗、摩那婆、士夫、福伽罗等都是于所执之我的种种不同名称。不过在此内、外六处之中,阿含经中是较著重于对内六处的考察及分析说明的。《中阿含经》的“分别六处经”中佛陀就对弟子说:“……汝等六处当知内也,六更乐处当知内,十八意行当知内,三十六刀当知内……”(大正一,页六九二)。经文接著就举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由此六根门触对外六境者,眼触为见色,耳触为闻声,以至意触为知法,因此故说此六更乐(触)处当知内。又以眼为依,于色境起诸贪著,眼触为依,贪著内受,由此眼触而生起的喜、忧、舍(即非喜非忧)等心理活动,以至耳、鼻、舌、身、意触而生起的喜、忧、舍(即非喜非忧)的心理活动,因此故说十八意行当知内;再下来,由于有眼、耳、鼻、舌、身、意触等六喜依著,六忧依著,六舍(非喜非忧)依著,但另一方面亦可以有六喜依无欲,六忧依无欲及六舍依无欲等心理活动,因此故说三十六刀当知内。十八意行及三十六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发智论》中都将其归纳为“受”,即由眼、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而引生的喜、忧、舍,故说有十八受,及加上从六依的出离喜、出离忧、出离舍故说有三十六受。另外在杂阿含经二三三中,佛陀亦告诉弟子:“……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大正二,页五六)。于此六入处乐著,有爱、喜贪俱而苦集。从“分别六处经”的这一段经文及杂阿含经中,可见在原始佛教中是著重在对由内六处而引起的一连串心理活动的观察而非对外境,世间其他现象的探求与分析说明。与上文《中阿含经》的“分别圣谛经”意思大至相同的还有《杂阿含经》的二一八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说苦集道迹,苦灭道迹。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苦集道迹。云何苦灭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苦灭道迹。……..’(大正二,页五四)由于眼、色,耳、声,乃至意、法等世间一切,此中有喜、贪俱,而于此世间一切乐著,以至种种贪欲、嗔恚、种种吉庆忌讳,对自我、对世间所有一切的绻恋执著,亦由此而造作、种殖增长种种恶不善法,是则为纯大苦皆从集生。此中有二种贪著杂染,一者于外境的贪著杂染,以眼等为依,于色等境所起的贪著,名外境杂染,二者内受贪著杂染,以诸触为依,贪著内受名内受杂染。所以“触”及“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一点,在杂阿含经三○五,佛陀曾为诸弟子作出了说明,这一篇经文又名为“六分别六入处经”:“……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爱、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大正二,页八七)由于根触对外境而俱生了的一连串心理活动,经文是说为“触俱生受、想、思”“触缘爱”,由此而起种种受用事,在瑜伽论中亦说此六处是受用事,于世间色、声、香、味、触、法等之顾念、爱恋、染著、贪乐、有身、口、意业,经文形容此一切有如大海,连“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杂阿含经二一六,大正二,页五四)。众生不但于随顺己意的乐受境界心不能舍起贪,如是于违逆于己意的苦受境界心不能舍起嗔,甚至连于不苦不乐受时的各种中庸境界亦由愚昧无知而心不能舍,由此造作种种身口意行、身口意业,为三世流转的重要原因。  在原始佛教所说的四圣谛中,苦圣谛除了主要指五蕴炽盛苦,其实六内入处就是苦,因为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中就已经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而苦集是因为通过了内六根而对我及世间的贪著执取,在经文中就说“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杂阿含经二二一,大正二,页五五)触、受、爱、取是原始佛教十二缘起观的其中四支,由于根、境、识、触而有受,受包括了由眼受以至意受而生起的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又称为舍受),由触而眼见色爱生、耳闻声而爱生、鼻嗅香而爱生、舌尝味而爱生、身觉触而爱生、意识法而爱生,由此而有种种贪欲,名取。“取”在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里是等同贪的,如杂阿含经二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大正二,页五八)。瑜伽论卷九十三亦说:欲贪名取(大正三十,页八三一)。由取著故,贪欲、嗔恚、愚痴,能生一切恶、不善法,由后有爱及后有业故,令当来后有生起。后有爱意谓对生命延续的强烈意愿及欲望,后有业是指由贪、嗔、痴等推动而造作的一切身、口、意行为,后有包括了欲界的存在(欲有),色界的存在(色有),无色界的存在(无色有)。苦与苦集在《中阿含经》“度经”亦说为:“…..云何知苦如真?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是谓知苦如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拼音

  • 普门品讲解

版权所有:普门品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