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宝库于近日发布佛教碑帖、手迹、摩崖石刻九十二品。此次发布的九十二品书法内容,时间跨度约一千五百余年,自发现于新疆的北凉承平四年(455年)《沮渠安周造佛寺碑》始,收集了历史上重要的并作为范本使用的佛教碑帖、手迹、摩崖石刻(主要为造像记类别)的清晰图片。其中,既有先唐诸多造像记,亦有唐宋诸家名碑,更有罕见的宋元诸禅师的亲笔手翰,集中展示了此类重要佛教书法,以作为临池范本使用。佛典宝库表示,宝库以后也会收集、公开写经手迹和石刻经部分。
据了解,佛教书法内容大致在中国古代书法类别中占据20%的内容,在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等文物指定中的书迹类别中大约占三分之一。在经、碑、帖书法三大派别中,经派书为独立一派,主要即指佛教写经。此类派别在中国敦煌写经被发现和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相当部分是中国书法和文物古迹)的文物认定过程中逐渐被重视,而被认为是独立的一派。中国北方的摩崖写经则是大字榜书的起源。在碑体书中,佛教重要内容首先指北朝的历代造像记与碑,这在书法向楷体转变过程中有各种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类例,而唐、宋、元以来形成现代遵循的各书家体系的诸大家,大多有重要的佛教碑迹传世,使得各种字体的临习,都有佛教类别的范本科目。在帖派书乃至各种传本墨迹中,佛教书法的早期样例是卫夫人介绍其弟子王羲之的稽首南无帖,而王学体系既有直接的写经、也有智永的千字文。唐代又有一定的佛教集字内容的字帖,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书法普及教材作用,而怀素等人的草书、宋元诸禅师的亲笔墨迹、明清各名家佛教题材的墨迹,也丰富了佛教书法的形式类别,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
版权所有:普门品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