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在线网

佛教与生活(三)

发布时间:2019-10-14 09:59:28作者:普门品在线网

时间:公元一九七五年四月

地点:台北志莲精舍

观众:法师居士(弟子慈怡记)

第一、净化的感情生活

 (一)从占有到奉献 

 (二)从多情到无情

 (三)从有缘到无缘

第二、合理的经济生活

 (一)从贫穷到富有

 (二)从毒蛇到净财

 (三)从邪命到正命

第三、正觉的道德生活

 (一)从信仰到实践

 (二)从利己到利人

 (三)从初心到完成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活”,今天我仍然要讲“佛教与生活”。为什么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讲佛教与生活呢?主要原因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佛教界的人士,不论是出家的大德法师,或是在家的居士信徒,常常将佛法与生活分开,就是出家几十年的长老法师,有时候语言、行为、思想、观念,都和佛法的实践法门未能完全相应,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把佛法表现出来。因此,我明知佛教与生活不是一个很容易讲的问题,我还是要再把它提出来和各位研讨。

  今天我要和各位讨论的“佛教与生活”,有下列三点:第一、净化的感情生活,第二、合理的经济生活,第三、正觉的道德生活。先讲说第一点:

第一、净化的感情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感情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人,又叫做“有情”,是以感情来维持生命的。在佛教里,一向大家都排斥感情,认为一讲到感情,一讲到爱,就是罪过,就是不可原谅。其实,佛法是很重视感情的,只不过是要我们把感情净化,并不是说不要感情。那么,如何净化感情呢?佛法告诉我们,要以慈悲来净化感情,以智能来引导感情。佛教常说佛陀是一个大觉者,其实,佛陀就是一个有大感情的大智大觉的人。

  在社会上,感情有很多种,夫妻有夫妻的感情,父子有父子的感情,兄弟姊妹有兄弟姊妹的感情,亲戚朋友有亲戚朋友的感情。感情维系了社会的伦理,维持了家庭和乐的生活,可以说人几乎无法离开感情而生存。由于感情离开不了,所以,有些人在处理感情生活时无法尽善尽美,因感情而产生的问题,在家庭、在社会上也都经常可以发现,可以说感情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也带来烦恼。佛教如何把感情加以净化?我分三点来解说:

 (一)从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因此,当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其实,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用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情,甚至于用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纯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有一位太太,是个佛教徒。先生经营事业,处处顺利,因此钱财积聚丰富,社会地位也相当高。在我们中国社会里,地位高、钱财多,自然人缘就广泛,想得到女人的青睐也比较容易,因此,这位先生金屋藏娇了。太太知道先生在外面有了外遇,内心非常烦恼,每次先生回来,她不但没有笑容,而且很多怨言,这样一来,先生更加不肯回到冷酷的家里,夫妻俩的感情可说触了礁。

  有一天,这位太太哭哭啼啼的把这件事情告诉我,问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说:“我有一个办法,只是恐怕你做不到,如果你能够奉行,应该可以使你们夫妻恢复原来的感情。”

  “师父!您讲的话我怎么会不奉行呢?请您指示吧!”

  我告诉她说:“你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了问题,第一、不可揭穿他的秘密,你要装作不知道,因为你一揭穿,先生恼羞成怒,一不作,二不休,这个家务问题就更难解决了。第二、每天当你先生回来时,你要比平时更加尊重他、照顾他。女人要赢得男人的爱情,顺从是最重要的。你要对他更加体贴、更加贤慧,让他慢慢觉得到外面去,在别的女人那里也没有自己太太那么善体人意,这样时间一久,他自会慢慢地回心转意。如果你只是恨他、怪他,事情只有更糟,你越是怨恨,问题越不容易解决,因为用爱才能赢得爱。”

  这位太太听了我的话以后,确实照做了,结果也很圆满,她的先生本来对佛教没有好感,与佛教界不相来往,后来他渐渐的欢喜与佛教接近了。原来,这位太太对待先生常常不满、埋怨、唠叨,因此,他觉得回家没有快乐可言,终于在外面另筑香巢。可是,后来这位太太的态度转变了,她细心的照顾先生的生活起居,让他觉得“家”是个温暖可爱的地方。

  渐渐地,先生也发觉了太太态度的转变,有一天,好奇的问道:“你现在怎么对我这么好呢?”

  她说:“我是听了我师父的话,不再同你计较了。”

  先生一听:“喔!师父的话这么重要?佛教真对我们家庭有这么大的帮助?”

  由上例可以看出感情不是用怨恨可以得到的。只有奉献自己、牺牲自己才可以获得最宝贵的感情。如果,当夫妻之间有了这一类的问题发生时,无论丈夫也好,太太也好,你不妨宽宏大量的说:“我爱你是为了你幸福;既然你要爱别人,在别人那里你才幸福,那你就去爱他好了,我不计较。”你如果能不计较,反而会胜利,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青年朋友,因为情场失意,悲伤难过,想要自杀,甚至于发狂要杀人。当时,我去看他,我要他冷静一点,并且告诉他说:“我先念一首《中央日报》副刊上的小诗给你听一听:

     天上的星星千万颗,

     地上的人儿比星多;

     傻人儿!

     为什么自杀只为她一个?

  世界上的众生这么多,难道都不值得爱吗?何必苦恼只爱她一个人呢?”

  这位青年后来也想通了,奋发向上,终于成为一个有为的青年。

  一个人想要占有才去爱别人,往往容易陷于苦恼;如果,能以“奉献”的态度去爱别人,那就容易获得快乐。所以,想要赢得真正的感情,“奉献”是一个最好的妙法。

 (二)从多情到无情            

  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总认为佛法是寡情的、是无情的。在寺院里,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这两句话是说不要嫌弃佛门中没有人情味,僧情虽然没有俗情的浓厚,但是,从寡情里面磨链出来的另一种净化的感情,是更耐人寻味的。

  唐朝有一位从谏大师,河南南阳人,中年出家,出家以后,二十年中不曾回乡探亲。有一天,在一座寺院的庭院中,一位年轻人前来问道:“请问师父,这儿是否有一位从谏大师?”

  “哦:你找他做什么?”大师心里虽有点讶异,却从容的问道。

  年轻人看看大师,说道:“他是我的父亲,他出家二十年了,我还没有见过他,我是来看我父亲的。”

  “你父亲住在那边!”从谏大师顺手一指,迳自离开了。

  年轻人顺着大师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当然他没有找到,可是,却有人告诉他,刚才那个人就是从谏大师。他飞快的奔回来,从谏大师已经走远,不见人影。

  从上述情形看从谏大师,他好象是一个绝情的人,其实,大师的内心有一股热烈的亲情在燃烧,只是他默默地把它埋葬在心里。因为大师曾经听说他俗家儿子,因父亲出家,自己也信仰了佛教,并且经常从事各种慈善事业,如布施、修桥、铺路等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大师心里觉得很安慰,因此,他怕以后牵缠越来越多,所以拒绝了儿子的前来探望。这种感情,是关心在沈默里,是关心在未来里,是多情呢?是无情呢?我们可以说那是一种最崇高、最真挚的感情。

  有名的近代才子,多才多艺的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出家前曾结婚生子,出家后居住在杭州虎跑寺。有一天,他的日本太太带了儿子来找他,在寺院里,只隔了一道门,弘一大师不肯出来相见,说话声也怕她听到,只差人出来传话,说道:“请告诉她,过去的李叔同已经得了霍乱去世了,希望不要再以他为念。”这位太太深知无法挽回丈夫的心,便把儿子送到北平给他的一个兄弟扶养,自己回到日本去了。

  弘一大师对待妻儿是这么样的寡情,可是,他是真这么寡情的人吗?弘一大师对于佛教、对于众生充满了无限的关怀,无限的悲愿,他为佛教做下了许多事业,给予人间留下了多少温暖,这种表现是真正寡情的人做得到的吗?

 (三)从有缘到无缘               

  平常一般人要对什么人好,一定要找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一旦碰上了有缘的人,那么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把感情付托给他,甚至于身心生命都可以全交给他。一个学佛的人则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对待众生要从“有缘”的感情做到“无缘”的感情。对方待我不好没关系,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应该平等施予欢喜,施予关怀,不必计较得失利害。

  一个身为父母者,对自己的儿女百般爱护,所谓“养儿防老”,他们施予子女慈爱与关心,只希望将来能奉养自己,为自己养老送终。但是,如此的期待往往不一定能够得到效果。试看社会上忤逆父母、弃养父母的事例,不是层出不穷吗?而且成为社会上的严重问题。

  另外,我们再看一个事例:现在社会上常常有一种奖学金制度,奖励在学的贫苦青年,不论相识与否,只要符合领奖的条件,都可以申请,钱数虽不多,可是,受惠者却常常感恩不尽,甚至于视之如再生父母,念念于报答恩惠。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昔时南印度有一位贤慧的女人,名叫银色女。她不但品貌端庄,待人亲切,更是一个有智能、有勇气的女人。

  有一次,当她从远方要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很贫穷的人家,家里只有一位少妇,她刚产下一个男婴,这小孩儿相貌长得很好。可是这位贫穷的少妇,却双手擅抖的抱着小孩,面露痛苦,泪眼婆娑。

  银色女刚好从这贫妇门口经过,看到这情形,奇怪地探首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

  产妇说:“我……我饿得快……快要死了……”

  银色女同情地说:“啊!我去张罗食物给你吃!”

  产妇说:“来不及了,我想……想……吞下这……小小孩儿……充……充饥……”

  银色女大惊,说道:“这可使不得,难道除了吃小孩儿以外,没有别的可吃的东西吗?”

  产妇叹一口气道:“没有了”说后,双手紧紧抓住小男孩儿。

  银色女心里下了很大的决定,在房子里搜索到一把利刀,走到产妇面前,撩起衣服,毅然的把双乳割下来,拿给产妇充饥,并且说道:“你暂且吃下这些,我马上回去拿食物来,免得你再受饥饿之苦。”

  银色女回到家中,家人看到她那一付血肉模糊的样子,都被吓坏,问道:“谁伤害你的?”

  银色女安然无事的说道:“是我自己做的,我为了救那个产妇和她的小孩儿,我忍痛割下双乳。虽然我失去双乳,但是,我却救了他们母子两条命。”

  银色女的作为,可说充分发挥了菩萨的精神,她从自己喜欢的“有缘”人,做到救济那贫困、不带亲情无缘的人。所以,一个人的感情,不必施舍于限定的某些少数人,尤其是学佛的人,更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大慈悲精神,发挥情感的极致,与众生同体,这就是净化的感情生活。

第二、合理的经济生活

  “感情”在生活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在生活中更是不可忽视。所谓“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其实,两者均不可或缺。“人为财死”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常有人说:“只要给我钱,我什么事都肯干。”在金钱的诱惑下,什么贪赃枉法的勾当都做得出来,甚至于为钱财,朋友可以反目成仇,兄弟也会变成冤家;“贫穷夫妻百事哀”,没有钱的人生真是事事难过。可见“金钱”在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之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日常中应该如何安排一个合理的经济生活?下面我分三点加以解说:

 (一)从贫穷到富有             

  说到钱财,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很多钱财,“有钱要有有钱的命运”,“用钱要有用钱的福报”,一个没有福报的人,即使给他再多的钱财,他也无福消受。

  有这么一个传说:一个讨饭的叫化子,买了爱国奖券,结果中了第一特奖,他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需要等半个月才能领到钱,他没有地方保存这张爱国奖券,就权且把它夹到讨饭的棍子里面。以后几天,这个叫化子眉飞色舞,走路都是轻飘飘的,每天讨饭之余,都在梦想他领到二十万元以后,该如何经营?买一幢楼房,冷气、电视、冰箱,应该样样俱全,还要一部轿车,再讨个老婆,只要有钱,不愁找不到如花美眷;几年后,带着妻子,携着幼儿,可以到国外游乐,啊!那种生活说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当他想得心花怒放时,就把随身携带的木棍扔到海里去,并且还不屑地骂了一声:“哼!我发财了,还要这乞丐棍子干什么呢?”

  当叫化子要去领钱的时候,才想起他的爱国奖券还夹在木棍里,可是,木棍已经随着海水不知流到什么地方?叫化子整个人都傻了,一切的美梦都变成了泡影。

  佛教常教人要修福报,没有福报,到手的钱财还会再失去。所以,循着正当的途径,努力耕耘,脚踏实地去经营,这才是最可靠的。

  佛陀有个大弟子叫迦旃延,他在大弟子中是论议第一。有一次,迦旃延出外托钵,遇到一个贫穷的老太婆,随即上前说道:“老婆婆!我是来托钵的,请你布施一点给我好吗?”

  老太婆皱皱眉道:“我穷得连饭都没有得吃,那里还能够布施给你呢?”

  “喔!你说你很穷,那么你把贫穷卖给别人好了!”

  “什么?贫穷可以卖?卖给谁?谁要买呢?”

  “我要,卖给我吧!”

  “哦!卖给你?可是我怎么卖呢?”

  “你要布施,布施就是把贫穷卖给别人。”

  迦旃延于是教老婆婆布施一钵水给他,种下未来的财富。

  一个人想要发财,并不是凭空妄想就可以得到,佛法告诉我们发财的方法就是布施,唯有布施才是发财的正确途径。可是,有些人一听到布施,就面有难色,裹足不前。其实,在佛法里面,布施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对佛法有认识,虽然身在贫穷之中,也仍然可以做到,也一样可以过富裕的生活。下面我告诉各位一段我自己在佛法中的生活体验,供大家参考。

  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流浪到台湾来,尽有的一个包袱,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了,身上除了一套衣衫、一双鞋子外,什么都没有,真是“身无长物”。走在路上,发现路人都朝我脚上看,原来乡下地方的人都赤着脚走路,我为了怕本省的同胞觉得奇怪,所以就赶快把鞋子也脱下丢了,和他们一样打赤脚,希望他们不要用奇异的眼光看我。后来,我又把仅有的一件长衫也送给煮云法师,这样孑然一身,了无罣碍。

  最初,我想到台北某寺去挂单,可是一到那儿,他们告诉我说已经人满,没有地方住。当时,外面雷雨交加,很多低洼地方积水漫过膝盖,我冒着大雨走向台北另一座寺院,没想到在路上摔了一跤,跌到水沟里,全身湿透,还被水冲走了一段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到了某寺,当家师告诉我说:寺里大法师交待,不接受外省人挂单。这一下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再去了。那时,我饥寒交迫,身心疲惫,又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在那个寺院的大钟下屈睡了一个晚上。

  翌日,茫茫然的,最后想到不如去基隆某寺,找一找过去的同学,可是,人地生疏,路又不熟,当我辗转找到了那座寺院时,已经下什一点多钟,寺里有人问我:“吃过饭没有?”我说:“不说中饭没有吃,从昨天中什到现在粒米未进,滴水未喝呢!”

  我的同学看到了我,说:“赶快先到厨房吃碗饭吧!”

  可是,就在同时,另外有一个人说话道:“某老法师交待,我们自身都难保,还是请他们另外去设法好了。”

  也难怪,在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时候,谁也顾不了谁。我看看大家,心想这地方也无法住下去,正想离开,有位同学过来招呼我,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出钱去买了两斤米,煮了一锅稀饭给我们三个人吃,饭碗端在手里,我两只手还不停地发抖!吃罢稀饭,眼看只有告别而去。前路茫茫,人生地不熟,只有走到那儿算那儿。

  后来,我到了新竹县某寺,住持妙果和尚非常慈悲,他收留我们。当时,我感激零涕,下定决心替常住效命。老和尚叫我当老师教书,我心里想:一个逃难的人,奢想当什么老师?只要有地方住,什么粗活苦工我都不会推辞的。就这样,我在妙果老和尚那里一面教书,一面做事情。那时,该寺有将近一百位的住众,每天所需之水,都要从井里一桶桶打上来,平均每天最少要六百桶的水才够用。我每天毫无怨言地在井边打水,只希望多打一些,供应大家充裕使用。

  除了打水供应大众外,我每天一早还要拖着手拉车到镇上买菜。从寺里到镇上市场约有十里多路,常常我拖着车子,走在黄泥土的路上,天上繁星点点,树梢微风轻拂,大地一片沈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划破宁静的夜空,此时,我心里非常平静,默念着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伴着嘀嘀嗒嗒的木屐声。常常我到了市场,卖菜人家还没有起床,几经叫唤,买妥了果菜,我又拖着沈重的车子,踩过黄泥路,回到了寺中。

  如此,日复一日,我在妙果老和尚那里住了两年。身上只有一件小褂,脚上只有一双木屐。

  当时,另外还有几位逃难来台的同学同住在一起,他们有时会到台北做功德佛事,每一次佛事或法会结束,他们都会带一包包的东西回来。我住在他们隔壁的小房间,经常可以听到他们拆纸包、翻看东西的欢笑声。那时,我虽然什么都没有,甚至于要一支笔、一张纸写文章都得不到,但是,我却不曾感到自己贫穷,也不曾感到苦恼,相反的,我觉得自己很富有,我觉得自己拥有的非常之多。

  各位或许会怀疑,我既然什么都没有,可是又为什么说自己拥有很多呢?我想这大概是受了十年丛林教育的收获。因为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研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我感到自己拥有三千大千世界般的富有,这就是我“富有”的妙方。

  一个人想要富有,唯有从内心着手,因为外在的物质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若一味地在物质上追求,则内心将时常感到空虚,唯有心里的财宝才是丰裕、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应该向内心追求财宝。什么是内心的财宝呢?“真如佛性”就是我们内心的财宝,佛法讲“如来藏”,就是说众生心中藏着如来。如来,不就是我们最珍贵的稀宝吗?

 (二)从毒蛇到净财

  一般人都以为佛法轻视财物。有道的人不肯讲钱,他们认为一讲钱,嘴巴就肮脏了,“要贫穷才算有道”,其实,富贵又何尝不能有道呢?有人认为“黄金是毒蛇”,但是,若运用得当,黄金不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吗?黄金不也就是弘法的“净财”吗?

  《阿含经》上说: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去行化,忽然在路上看到一块黄金。佛陀说道:“阿难!你看到吗?那儿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说:“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

  说完两个人就走过去了。

  这时,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俩,听到说有毒蛇,就想过来看看。可是,当他们一看,是一块黄金,“那里是毒蛇?刚才佛陀和阿难却把它看成毒蛇,真是个大傻瓜!”父子俩欢喜的说着,就把黄金带回家去了。

  当时,印度的法律明文规定,百姓不准私藏黄金。这块黄金是被人从国库里偷出来而遗落在路上的。经过调查,这父子俩嫌疑最大,终于被治罪关进了牢狱。

  父子俩为了一块黄金被关在狱中,这时,他们觉悟佛陀所说的话。父亲回想着当日的情形,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毒蛇,不是黄金。”

  儿子看着父亲,也若有所悟地说:“确实是毒蛇!”

  上面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黄金确是毒蛇!下面我要告诉各位,黄金也可以成为净财,因为贫穷才是罪恶。

  今日中国佛教界,待我们去兴办的事业有多少?如果没钱,能够成办事业吗?先看急需提倡的佛教教育事业,要佛教接棒有人,须要有青年才俊;要人才,就需要有教育机构来培植,要办教育,没有钱的话,教室那里来?教师怎么聘请?学生生活费用怎么办?总之,处处都要钱,有钱,才能建最好的校舍,聘请最贤明的老师,甚至可以给学生发放奖学金,大家安心求学,自然学有成就。一批批人才出来,自然能为佛教创办各种事业,弘法度众,只要佛教的事业兴盛,大众学道的资粮丰富,佛教才能发扬光大,造福众生。所以将“毒蛇”化为“净财”,对佛教的益处很大。

 (三)从邪命到正命               

  上面说到将毒蛇化为净财,这里我要强调“财产”的处理方法。我们希望佛教人士发财,但不是用邪命方法发财,什么是邪命呢?邪命是不合理的经济生活。我们希望佛教信徒能用正命的方法发财,什么是正命呢?正命就是合理的经济生活。邪命的生活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钱财,凡经营不正当的事业所得的钱财,都叫做邪命的生活。

  譬如开酒家、开赌场、卖钓鱼的器具、卖打猎的猎枪,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经济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风水、择日期,《佛遗教经》曾指示佛教徒不应去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不是合乎因缘法则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一住很多年。后来,日本军阀侵华,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宽大豪华的别墅要供养大师,请大师到香港弘法。

  印光大师看看因缘成熟,便想前往,但他知道那位信徒经营酒厂,是卖酒的,大师随即决定不去,并且告诉这位弟子说:“你要我去,你就不要卖酒,因为卖酒是邪命的生活,我不好意思接受你不净的供养。”

  佛法虽然准许我们经商开工厂、做各种事业,但是伤身害命、迷惑人性的事业是不准许的。在八正道中有“正业”和“正命”两种,就是告诉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必需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

  其次,我们谈到有了正当的职业和正当的生活后,若钱财有盈余时,该如何处理?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的处理方法,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第二、要让妻子儿女过着快乐的生活。第三、要扩建正当的事业。第四、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五、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各项的比例,大约如下:供养父母师长十分之二,妻子儿女的生活十分之四,扩建事业十分之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十分之一,布施、救济、做功德好事十分之一,这就是佛教教人处理钱财的方法。

  社会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他们不知道布施种福田;也有一些贫穷困苦的人,却为了面子而强作金钱布施,这些都不是佛教所希望的。有些夫妻由于不合理的布施,而导致家庭失和,譬如:先生或妻子信佛以后,经常到寺院发心,布施做功德,却不管家里的生活,这样很容易促使家庭失去平衡、快乐,这是不合理的处理钱财的方法。

  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实践,布施并不是一定要用金钱,只讲金钱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本省有些信徒的信仰方式很值得商榷,他们的确很发心,跑这个寺院,布施一点,跑那个寺院又布施一点。有一天,金钱没有了,那里也不去了,说道:“钱用完了,没有钱不好意思到寺院去。”这种信佛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我所创建的道场,从台湾北端到台湾的南部,从国内到国外的信徒,有些一信就是几十年,从未听说因为没有钱不好意思到寺院来的。因为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钱布施,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随心、随力、随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信佛要真实,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为了信仰反而导致家庭分裂,这在佛法来讲,都不是“正命”的生活。

第三、正觉的道德生活

  正觉的道德生活,这是我在这儿讲“佛教与生活”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希望各位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能够过这种正觉的道德生活。什么是正觉的道德生活?我分下列三点来解说:

 (一)从信仰到实践              

  一个人对于佛教产生了信仰以后,必须将佛法实践于日常生活中。有些佛教徒,虽然有信仰,但却不能实践,譬如:佛法教我们要慈悲,可是,有些人却仍然瞋恨、嫉妒充满内心;佛法教我们要布施,可是有些人仍然悭贪成性,不肯喜舍;佛法教我们要正业、正命,从事正当的工作,过正当的生活,可是有些人仍是赌吃玩乐为业。

  南北朝梁武帝,他是一个信仰虔诚的佛教徒,他更热心于佛法的实践,在位四十八年,以佛化治国。他造金银铜等佛像,建爱敬、智度、新林、法王、仙窟、光宅、解脱、开善等寺;设无遮大会,供养僧众,数次舍身同泰寺,甘心以佛奴自居;又常搜求佛典,整理经籍;定所居之处为“净居殿”,勤修戒行。

  梁武帝的信佛,可说从信仰做到了实践,把佛法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

  佛世时,须达长者信仰佛教以后,发心行大布施,以黄金铺地购得只陀太子的花园,兴建精舍,请佛陀说法,让佛陀在北方印度有个弘化的根据地,因为须达长者对于佛陀的虔敬以及供养佛陀的喜舍心,因此,他曾受到举国上下的敬仰。

  须达长者有位儿媳妇名叫玉耶,长得姿容秀色,楚楚动人,可是却经常自恃自己的美丽,对公婆忤逆不孝,对丈夫、亲朋亦常轻慢侮辱。

  须达长者无可奈何只好将不孝媳妇的行为禀告佛陀。佛陀慈悲,亲临长者家开示玉耶。玉耶听了佛陀的教化以后,感动流泪,忏悔过去的无知,从此,善尽妇道,不起骄慢愚痴之心,又接受六重二十八轻戒,发愿生生世世作一个佛化家庭的优婆夷。

  须达长者、玉耶女可说是一个信仰虔诚,勇于实践的在家佛弟子。

  《维摩诘经》也告诉我们,维摩居士在生活中实践佛法,虽然身为在家弟子,却常奉持清净戒行;虽然享有富贵荣华,却不为物欲所牵引,这些都是在家弟子实践佛法的典范。

  这个地方叫做“志莲精舍”,是曹永德和曹金惠芬伉俪的私有财产。如果是一般常人,他们尽可以关起门来享受,看电视、喝咖啡;可是,他们却经常殷懃的邀请大德法师到这儿来弘法,请各位居士们发心来听佛法,自己要搬桌椅,布置道场;举办法会,弘法利生。这一切的作为,都是显示着一个人信仰佛教以后,积极的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这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效法的事例。

  从信仰佛教到实践佛法,其方法很多,诸如受三皈五戒、受菩萨戒、行持菩萨道;每天固定的修持功课,念佛、诵经或打坐,进一步如弘法度众、成就大众的道业等都是。

 (二)从利己到利人              

  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阿弥陀佛在菩萨位时,所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饶益一切众生。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见一斑。

  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于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一、利人不利己。二、利己不利人。三、人己都不利。四、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萨发大心,不然可说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迹中,有割肉餵鹰、舍身饲虎的故事,可说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这在一般人,可说是最普遍的,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处处都以“我”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着想,譬如邻居同住,将自己庭院的垃圾扫干净,将门前的水沟往两边冲,垃圾、臭水流往隔壁是不管的,只要自家门前清洁,髒乱移到别人家去是不过问的;或者住在楼上的人,夜里打牌、欢笑,常闹到十一、二点,从不考虑楼下的人是否能够安眠?这种人可说是自私自利、没有公德心的人。第三种“人己都不利”,这可说是天下最愚痴的人,看那开赌场、开酒家的人,迷惑人性,令人家庭不和,予人最大的不利;反问他本身,造作了恶因,以后自己还得承受恶果。还有制造吗啡、贩毒走私者,亦是人己都不利的勾当。可怜社会上却仍有这种不明事理的人,专作害人害自己的事。

  其次一种是利人又利己。相传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人,拿着唯一的一块铜钱到店里去购买食物,可是,当店里的人接过铜钱一看,发现那是假的,于是将钱退还,不肯把食物给他。穷人听说钱是假的,急得眼泪都掉下来,心想:家里的老母亲又要挨饿,怎么办?正当他伤心难过的时候,一位军人从门外经过,问明了原委,随即拿出一块钱来给他,那块假铜钱随手就往上衣口袋里放。穷人感激涕零的买了食物回家,军人也随军队上前方作战。

  有一天,敌人的一颗子弹射过来,这个军人来不及卧倒,只感到前胸像被震了一下,可是并没有受伤,他摸摸全身,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铜钱,发现铜钱的正中央凹了下去,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这块铜钱救了他的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件利人又利己的事情,救人的急难,等于救自己一样。

  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名一切施,是个行菩萨道、大慈大悲的国王。不论是谁,只要有求于他,都可遂意,远地的人,也都知道有一切施王这么一个人。

  在他的邻国,有一个婆罗门子,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和姊姊,三个人相依为命,生活贫穷。有一天,母亲叫儿子去向一切施王求乞,希望得到帮助。

  可是,这时的一切施王,正遭遇到最困难的时候,邻国的国王,残暴不仁,又贪狠无厌,他带着大队兵马进攻一切施王的国境,想占据那个城池。

  朝中的大臣们,天天为这件事忧愁、思虑,但是,一切施王却像平日般,若无其事地办着事。

  翌日,邻国的大军开到了城下,城里像没有事般的平静,大军丝毫不受阻,长驱直入,很快地便占有了这个城池。原来一切施王得知大军到来,他为了不让百姓受到无谓的损害,已于前日半夜,留下印绶,换了便装,悄悄地离开王宫,出城他去了。他想把城池奉献给邻国,只要不伤害百姓。

  可是,贪得无厌的暴王,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座城池,但却因为不见了一切施王,他想斩草除根,怕以后发生麻烦,因此出了重金悬赏,只为捉拿一切施王。

  一切施王离开王宫以后,一直往荒郊野外走去,大约走了五百里路的地方,他遇见了那奉母亲之命前来求乞的婆罗门子。一切施王得知了小孩的遭遇后,甚表同情。他也把自己的遭遇说给小孩子听,小孩子很受感动,痛哭流涕,一切施王安慰他,并答应他,满足他的希望。

  可是小孩子很怀疑,他想到一切施王身无一物,如何帮助他呢?

  一切施王平静地说:“邻国国王虽然得到我的国土,但他现在正出重金来捉拿我。你可以把我杀了,拿了我的首级去换取重赏。”

  小孩子不忍心那么做,一切施王教他割截耳朵或鼻子送了去也可以,小孩子也不忍心,最后一切施王说:“你不肯杀我,也不肯伤我,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我綑缚起来,押送过去,总可以了吧?”

  小孩子年幼无知,觉得这样很好,便照着一切施王的话去做。两个人一起向城里走来,到了城外约二里路光景,一切施王教小孩子将自己缚起来,进入城内。

  这时,城中的百姓,看到一切施王被捆缚押着回来,大家都悲伤不已!

  有人把一切施王被缚的消息传给暴王,暴王喜出望外,随即命人带进宫里。当大臣们看被綑缚的一切施王时,都伏地痛哭,声音极其悽凉,情景甚为感人,暴王也不由得动心,他问大臣们道:

  “你们为什么这样悲伤?”

  “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这位一切施王,他不但丢弃了国家和王位,现在更把他的身体生命布施给人,而他一点也不觉得懊悔,他的行为实在伟大,因此,我们被感动得情不能自禁!”

  暴王听了大臣们这么说,残暴的心渐渐地平息下来。又当他听小孩子叙述他的遭遇情形后,暴王深深感动,他跪倒在一切施王面前,把印绶、国土全部归还给他。并且说:“我得到你的国土,但我没有得到你的民心;你虽把一切都甘愿施舍,但你拥有最宝贵的人心,现在我明白了,用暴力获得东西没有值值,你的国家我还是还给你。”

  因此,一切施王终于又平安地拥有了他的国土。

  先利人,再利己,一切施王可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佛教徒,在学佛的过程中,应该要有大乘菩萨的精神,虽然不能做到利人不利己,最少要能从利己想到利人,所谓“自利利他”。

 (三)从初心到完成        

  有句话说:“发心之初,成佛有余。”《华严经》说:“不忘初心。”有一位师父带着小沙弥在路上走,这位师父是证果的阿罗汉。小沙弥揹着包袱跟在师父后面走,走呀走的,小沙弥起了个念头:将来我要发心弘法!要广度众生!走在前面的师父,知道小沙弥发这么大的愿心,心里非常敬佩,惭愧自己从未这么发过心。赶快小沙弥把包袱拿过来,自己揹在肩上,又请小沙弥走在前面。小沙弥不明就里,只照着师父的吩咐做。

  当小沙弥走在前面时,心里又想:我要发心弘法度众,可是,弘法那么辛苦,众生又那么难度,唉!算了!我还是做个小乘人,自己求解脱吧!心里才这么想,师父把包袱掼过来,说道:

  “把包袱拿去!跟在我后面走!”

  小沙弥莫名其妙地又揹起包袱,走在师父的后面。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初发心很难,要维持到完成更难。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在过去生中曾经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所有的资身物品,欢喜的布施给人,甚至连身体、生命,也毫不吝惜的愿意布施给人。

  发这样的愿心,可以惊天动地,所以就有一个天人想来试试他的道心。

  天人化现成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在舍利佛必经的路上等候,远远看到他走过来,就嚎啕大哭,舍利佛见了不忍心,上前慰问道:

  “喂!你这位青年,为什么要在这里哭得这么伤心?”

  “不要你问,告诉你也没有用!”

  “我是学道的沙门,发愿救度众生的苦难,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满足你的心愿。”

  “你是不能帮助我的,我在这里哭,并不是缺少世间上的财物,因为我的母亲害了不治之病,医生说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药,我母亲的病才能好。活人的眼珠已经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么肯给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亲,我不觉在这里就伤心的痛哭!”

  “我就是修道的沙门,我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你,以救你母亲的病难。”

  “你愿意布施一个眼珠给我?”青年欢喜得跳起来。

  “我的一切财产都布施给人,正想进一步的行大乘道,愿意将身体布施,正苦无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满足我求道的愿心,我真欢喜高兴的感激你,你就设法来取去我一个眼珠吧!”

  舍利弗心中想,我有两个眼珠,布施一个给人,还有一个仍然可以看到东西,这对自己并没有妨碍。

  他叫青年人设法取他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说道:

  “这不行,我怎么可以强夺你的眼珠呢?你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自己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当即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左边一个眼珠用手挖出,交在青年的手中,并说道:

  “谢谢你成就我的愿心,请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谁叫你把左边的眼珠挖下来呢?我母亲的病,医生说要吃右边的眼珠才会好呢?”

  舍利弗一听,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么没有问他一声再挖眼珠,现在怎么办?把左边的给他,还有右边的可以看东西,若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那连走路都看不见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别人,他想,发心发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难得遇到一个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好了。舍利弗这么想后,就安慰青年说道:

  “你不要急,刚才是怪我粗心,怎么就没有问清楚再挖眼珠,现在我知道了,横竖人的身体是虚幻无常的,我还有右边的眼珠,我愿意挖下来给你做药,医治你母亲的病。”

  舍利弗说后,又再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那个青年。

  青年接过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当即往地上一摔,并骂道:

  “你是一个什么修道的沙门?你的眼珠这么臭气难闻,怎么好煎药给我母亲食用呢!”

  青年人骂后,并用脚踩着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虽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没有聋,他听到青年人骂他的话,用脚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声音,他终于叹口气,心中想:众生难度,菩萨心难发,我不要妄想进修大乘,我还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这样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现很多的天人,对舍利弗说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刚才的青年是我们天人来试探你的菩萨道心的,你应该更要勇猛精进,照你的愿心去修学。”

  舍利弗一听,很惭愧,利他的菩萨心又再生起,他当即就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后,舍利弗不休息的认真学道,终于遇到佛陀,证得圣果,而又具足神通。

  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要历经多少劫数,要忍受多少苦难,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福慧双修”要“行解并重”,如果畏惧麻烦,缺乏耐心,就像种子虽播种了,却怠于施肥、浇水,终不能发芽,更谈不上开花、结果。因此,从初心到完成,这是成佛之道,若大家能发心,能坚持到最后,则成佛不难矣!

  三天来非常谢谢大家热心的听讲,虽然天气很热,人多又拥挤,可是却没有减退大家求法的热忱,实在非常难得。三天中,我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讲到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又再说明净化的感情生活、合理的经济生活、正觉的道德生活等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将佛法融会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大家能“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最后我们再感谢志莲精舍曹永德居士伉俪成就道场,让此次佛学讲座得以顺利进行,圆满功德,更谢谢各位,祝福各位法喜充满,身心自在!

\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拼音

  • 普门品讲解

版权所有:普门品在线网